产品展示PRODUCTS
1、需求背景:
双碳目标:
①重视能源消费侧节能减碳
②碳排放权、碳资产、碳交易
③碳关税。
电力市场改革:
①电价改革、峰谷价差扩大
②容改需&“两部制"适用范围
③虚拟电厂。
市场、行业发展:
①光伏建设成本降低
②储能设备成本大幅下降
③新能源汽车快速发展,大量充电桩建设
用户需求:
①降低用能成本
②增加能源收益
③避免“能耗双控"
④变压器柔性扩容
⑤提高用能管理效率
2、痛点分析:
①电力电量平衡挑战:新能源发电的间歇性、随机性和波动性,容易导致短时间的电力不平衡,另外新能源发电与用电季节性不匹配,存在季节性电量平衡难题。
②系统安全稳定挑战:新型电力系统惯量和阻尼低、电压支撑和过流耐受能力弱以及动态特性快,使得宽频振荡和各种安全稳定问题加剧,发生故障容易引发连锁脱网事故。
③电力成本挑战:为了保障电力系统实时平衡的辅助服务及相关设施建设将增加电源使用成本,还需要调节性、支撑性、保障性和灵活性资源以及新能源输电通道方面的建设投入。
④低碳用能挑战:我国目前针对负荷侧有不同的低碳约束政策,包括能耗双控约束、绿电配额制约束和碳市场约束,共同约束和激励用户更多地低碳用能。
⑤调度控制挑战:随着电力系统需要控制源网荷储的各个环节,以及新能源发电和新型负荷的海量接入,新型电力系统的调度控制在可观、可测和可控方面面临着严峻挑战。
⑥智能运维挑战:随着多站点、跨区域(国家)的能源站点建设,对于站点智能化运维,实现站点多源异构数据接入、设备异常诊断、减少能源浪费、避免安全隐患、降低维护成本成为运维重点对象。
3、场景需求:
从目前现有需求来看,“源网荷储"项目建设应用场景大致可以分为三类。
①第一类是分布式光伏、储能、光储充电站建设,主要用于提升能源利用效率、降低用电成本。
②第二类是多个新能源站点的运营管理、运维服务、节能管理、增值业务等。
③第三类是工业园区,零碳工厂的建设空间较为充裕,安全是首要考虑因素。
4、平台介绍:
交投新能源储能系统是一种集成了现代信息技术(如物联网IoT、大数据、云计算和人工智能AI)的系统,用于监测、控制和优化能源使用,以提高效率并减少浪费。
5、平台架构:
6、解决方案:
交投新能源储能系统总览
“源网荷储"等全量运行数据,存储展示、状态检测、运行告警。
直观展示微电网系统电量、碳排、成本、设备运行等各类数据。
实时呈现微电网电力数据流向和设备安全情况。
支持电站拓扑、光储充监控、环境监控、策略执行、收益结算、态势感知等。
注:支持第三方平台与子系统的接入,如视频、充电桩、空调、相变储能、电能路由器等。
功率预测
多源数据整合
基于气象数据、历史运行数据、电网数据全面了解电力系统的运行状况。
高精度预测模型
机器学习算法能够自动学习并适应不同条件下的变化趋势,确保预测结果的准确性。
多时间尺度预测
超短期预测:适用于日内调度计划的制定。
短期预测:适用于日常调度计划的制定。
中期预测:有助于中长期的发电计划安排。
优化调度
基于能耗好、成本低和碳排放最少的经济优化调度;
考虑电网供电力平滑与电压稳定的安全运行调度策略;
需求侧响应电网互动策略。